食品追踪溯源系统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国际上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通用的方法是采用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加工操作规范)、ISO9000等体系。这些技术主要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控制,以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将可能发生的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但是,这些技术不能对那些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准确、快速地找出根源所在,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人们健康的更大损害,并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因此,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进行追踪,并在发生问题后进行追溯,就成为监控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这也是广大消费者的期望所在。
食品追踪溯源系统(FoodTraceability System,FTS),是从“可追溯性”发展而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食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欧盟在《通用食品法》(EC178/2002)中对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为“食品、畜产品、饲料及其原料在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等环节所具备的跟踪、追溯其痕迹的能力”,认为“食品追踪溯源系统”是追踪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其目的在于食品质量控制和出现问题时召回。
食品标准委员会对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为“追溯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等任何过程的能力,保持食品供应链信息流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食品追踪溯源系统涉及多个行为主体,建立一个可靠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前提是对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各行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追踪及其过程的反向追踪,以及消费者、企业、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
面对国家食品行业的全面溯源大势,你的企业准备好了吗?基于一物一码,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标识追溯技术,帮助企业搭建食品追踪溯源系统,构建全程溯源 全网营销的追溯体系。
,基于信息共享的食品追踪溯源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平台、区域平台、企业端管理信息系统和用户信息查询平台四部分构成。
条码可以依据维码区别(即编码方式不同)和码制区别(即编码规则不同)来进行分类。一般来讲,依据维码区别,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一维码和二维码。
近些年又出现了一种建立在传统黑白二维码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全新图像信息矩阵产品,即彩色三维码。
一维条码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以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称为二维条形码(2-DimensionalBarcode)。
与一维条形码一样,二维条形码也有许多不同的编码方法(即码制)。就这些码制的编码原理而言,通常可分为堆叠式和矩阵式两种类型。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须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食品追踪溯源系统FID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其目的包括:①对RFID应用系统提供一种框架,并规范数据安全和多种接口,便于RFID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②使得应用程序不再关心多种设备和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差异,便于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③能够支持设备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和集中管理等功能,优化密集读写器组网的性能。
食品追踪溯源系统, 解决食品企业以下四大需求:
(1)食品可流通
有追溯,食品可上市流通,消费者放心。中央政府对食品追踪溯源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多次发文强调建设追溯系统,政府年发布文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所涉及追溯对象集中在农产品(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包括茶叶、乳品、酒类产品与保健食品)、药品(包括中药材)等。
(2)品牌有保障
食品防伪体系,识别召回管理,品牌有保障。食品追踪溯源系统,赋予每一个产品唯一一个追溯 防伪二维码,消费者可直接扫描品牌真伪,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品牌不被冒用;并能及时召回问题产品,提高品牌美誉度,维护自身品牌形象。
(3)管理好省心
追踪流向防窜货,降低运营风险。食品追踪溯源系统,记录管理整条产业链,帮助企业更直观的寻找未知危害,将风险降到最低,并能精确追踪到每个产品的流向,防止窜货,保障市场销售秩序。
(4)营销更增值
以二维码为载体,一物一码能够获取市场情报,贴近消费者。食品追踪溯源系统,帮助企业搭建O2O通道,哪里消费最多,哪种产品卖得好,掌握真实消费者分布。消费者扫码可全面了解商品来源信息,并可留言反馈,企业可直接获取终端市场第一手资料,从而优化自己的物流配送及销售政策。